炸鸡老师: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分享一篇大连外国语大学日语学硕的超详细备考攻略。虽然大外的经验贴不少,但像这篇写得如此细致的还真不多见,非常具有参考价值。特别感谢我们这位同学的来稿,祝愿接下来在大外的学习生活一切顺利,收获满满!
01
个人情况
我本科就读于天津某双非院校,是日语专业应届毕业生。学校有保研名额,但校内无本专业硕士点(可惜了我们专业那么多那么好的老师)。平均学分绩点4.25,平均成绩92分,排名专业第一,本科期间连续四次获校级一等奖学金。目前已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日本语能力测试N1、日语专八、CATTI日语三级笔译等外语类水平考试。学科竞赛方面,只参加过天津市举办的大学生翻译竞赛,拿过一次日汉互译组的三等奖。
展开剩余96%高考填报志愿时,只要是不用学数学的专业我几乎都报了个遍,但最终意外被日语专业录取(意外什么?这个专业也是您亲手填到系统里的呀orz)。我在读大学之前完全是日语小白,对日娱和日本动漫也知之甚少。基于过去学英语的经验,虽然我自诩在学习外语方面可能有一点天分,但还是有点担心开学后身边会有很多高考日语上来有基础的同学,自己跟不上,所以在暑假的时候自学了五十音图和超级基础的语法,试图给自己找心理平衡。一开始我也想过要转专业,但经过第一年的系统学习后发现自己取得的成绩还可以,日语也不像我想象的那么可怕,就下定决心继续学下去,看看自己能走到哪一步——直到今天,以及可以预见到的未来三年。
02
关于择校
在刚进入大学的时候,我就决定好了自己未来一定要考研,总觉得这是一种很宝贵的人生经历(仅代表我个人观点)。同时因为我当时比较天真,对保研这件事没有概念,主动放弃了走这条路,铁了心要自己考,而且认为必须要一次通关才能给自己和周围人一个交代。我虽然也考虑过跨考到和日语相关的外交学或区域国别学专业去,但毕竟努力学了这么长时间日语,对本专业也有了些感情,产生了想要继续探究下去的想法。所以综合考虑下来,我需要在看清自己真实水平的基础上选一所招生人数较多(比较稳妥)且日语专业是王牌的学校作为自己的目标。
因为我是北方人,希望继续留在北方上学,所以在和学校老师聊过想法后,被老师推荐了考大连外国语大学。通过搜集爱初心往年上岸同学的经验帖,我了解到大连外国语大学作为一所以日语专业起家的外语类大学,不仅专业实力强劲,日语学习氛围浓厚,每年的招生名额也相对更多,且对考生的第一学历不存在歧视,十分友善和公平。加之,我也确实想借此机会重新把英语捡起来,所以最终把目标定在了大连外国语大学的日语语言文学专业。
03
初试准备
我正式确定要朝着大外学硕方向备考是在去年的4月。由于在大二时我就已经在微博上认识了“爱初心”,认定这是一家专业对口且相对靠谱的机构,所以那时我几乎没有犹豫,报了学硕方向的全程班,帮我尽快找到合适的备考节奏。可惭愧的是,我从小就不爱上网络直播课。一旦手头有我觉得更要紧,或还没彻底做完的任务要处理,我就会把准时上直播课的事情先放到一边。没看的课越攒越多,最后也就不了了之了,所以也少了很多与各门课程任课老师互动的机会,很可惜。但在这里我也要对所有我听过课的老师:shiro老师、酥酥老师、小可老师、炸鸡老师、楚楚老师、海鸥老师、糖豆老师,以及可爱的助教老师们远隔屏幕道一句无声的感谢!
顺便提一嘴备考初试时,我每天的作息和学习时长。因为很多很多原因,我确实做不到早晨六七点就爬起来跑到图书馆或者自习教室学习,上午的时间只能先待在宿舍简单背背单词或去上学校的课,等中午吃完午饭再去自习教室。所以我每天能全身心投入到备考的有效学习时段大概是下午1点多到晚上10点左右,临近考试前一个月,视当天的任务完成情况,可能还会在宿舍继续学到0点左右(休息好还是很重要的)。学习次序大概是:英语单词→政治→日语专业内容,中间看情况会穿插一点网课。我的观点是,在一个“天时地利人和”的大段的学习时间内提升自己的效率,或许比追求早起晚休更有用,也不会觉得太辛苦。
接下来我将按照四门考试的顺序,逐一回顾我各科的备考历程。
01
(101)思想政治理论
据说辽宁是考研水区,所以也是托判卷老师手松的福,我比较幸运地在政治是今年这种难度的情况下考了76分,所以我很满意了。不过我当时考完没对客观题答案,只知道类似“猴体解剖”这种网红题的答案,所以不太清楚自己具体的得分情况,但应该还是主观题扣分扣得多。
我是从去年8月底才开始着手准备政治的。因为我高中时就是文科生,在大学上思政类公共课的时候也不算懈怠,所以基础还保存着一点点,就没有报网课(问就还是那句话,不爱上网课),所以没有特别推荐的老师。
参考书的话,我是在当当上买了肖老的“三件套”(1000题+背诵手册+肖八肖四)。后来在第一遍刷1000题的时候,我发现我还是有好多题不会做的,惊觉自己没报课好像是有点天真了,所以临时又买了腿姐的思维导图。做1000题之前,先认真过一遍对应章节的思维导图(或者有网课的同学可以先刷一遍对应章节的网课),再写题,这样既能复习,准确率也会高很多,也更容易建立起自信。1000题我一共刷了两遍:8月底到10月初完成的一刷。一天写一章,就直接把答案写在题号边上,这样省去了二刷时翻答案的麻烦,只要重做的时候把答案拿长纸条盖住就行了。有习惯一刷把答案先写在白纸或答题册的朋友就忽略我这一做法吧;二刷我是在拿背诵手册跟带背的期间完成的,每天看心情大概重刷两到三章的题目。因为有在跟带背,所以刷题看选项时经常会触发一些几天前听过或看过的知识点/关键句,这个时候我会在题目或选项附近进行文字标注和勾画,也可以理解为一种默写。再翻的时候也很醒目,看到了就能再记一遍。
带背没有什么技巧,就是每天在晚上公众号更新的时间蹲带背音频,跟进度一边听一边在背诵手册勾画和记笔记。我虽然不会特意每天去复习前一天学的内容,但就像刚才说的那样,通过二刷1000题以及后续的做肖八肖四也能复习个大概,总要回来翻一翻的嘛。背诵手册是好东西,我特别喜欢它对一些易混事件和时间节点的总结,还有最后几页核心知识点挖空默写,临近考试的一个月我不知道对着那几页纸反复填写了多少遍。
最后就是肖八肖四这两本带押题性质的题册。虽说今年肖老似乎没有往年那么“神”,但毕竟不能光靠押题才能答题吧,在我看来它们只是我们锻炼题感的工具。肖八我只重点做了选择题(第一遍做,第二遍只看错题),大题没有手写过,只是对照答案看过一遍。这时,做选择题我会计时,基本上控制在每套选择题在二十分钟左右答完,这样上考场的时候就没压力,读题读选项和思考的速度会一起变快。别在正确率上内耗,反正这些也不可能在正式考试里考,关键就是找做题手感、提升速度和查漏补缺。肖四出版得很晚,在考前两周我才收到。选择题也还是按肖八的模式去做,大题我是先看材料和设问,自己先想一想大概可以从什么方向答哪些点,然后再统一看参考答案,一边抄写一边理解着记忆。这样的抄写/默写我大概进行了三四轮,在备考的最后阶段又能练练字,又能放松心情。不习惯在无格线的白纸上书写的朋友,一定要在这时候多拿白纸练习默写,到时候上了考场字才能看起来整齐。虽然从最后考试结果上看,没有一道题能直接把肖四上背过的东西照搬过去作答——但这才比较正常不是吗?毕竟刷肖八、背肖四也只是找个做题感觉和提升手速,顺便过一过今年时政热点用的,不要太依赖,也不必全盘否定它的作用。
总之,这一科还是需要大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考虑需不需要看网课或买哪些参考资料。考研政治和高考政治在命题风格、评卷标准上确实还是有区别的,至少我的感觉是这样。想完全靠吃高中老本或听信了“只靠肖八肖四就行”传言的朋友还是不要太大意了,毕竟要背诵的知识点的体量是客观存在的,得真正花点时间和精力才行。但不用开始得太早,开始后每天给政治留一个小时就可以了。
02
(281)英语(自命题)
这一科我考了88分,虽然不是最高的,但我也很满意了。这里我要特别感谢糖豆老师!永远的神好吗!绝对是我目前遇到过最好的英语老师,至少也要排前三的。真的很喜欢糖豆老师上的这种干货多于“答题套路/模板”的英语课,我可以切实地感受到货真价实的英语知识在重新一点点回到我的脑子里,所以我每次上直播课都在拿追星的心态听讲。虽然老师的课基本上都在晚上八九点,但我每次听完都觉得神清气爽,学得很痛快,可以给一天的学习画上圆满的句号。
说回到大外的自命题英语,具体的真题我可能没办法在这里说太多,但难度我感觉确实就是四级以上、六级以下的水平。不过每年官网都会公布样题的(去年的话我是10月中旬看到官网发题的,仅供参考),到时候朋友们可以下载下来感受一下难度,正常到了考试时是会比样题再难上一些的。你能想到的各种主流题型卷子里都有,很全面,所以都需要好好准备,尤其是要好好背单词(疯狂点头)。
说到背单词,虽然大外是按“二外”的标准在命题,但因为我也把握不好单词背到什么水平才够用,所以在备考时还是按英语一的规格,拿不背单词APP背了一遍红宝书。每天先正常按系统规划复习,然后固定只背30个新词,花了大概六个多月完成了一刷。这个时候距离初试虽然不到两个月了,但因为每天背得不算多,吸收得快,对我来说足够了。所以最后两个月我只是继续按系统安排的复习量复习而已,一直持续到考英语之前的那个中午。每天只背一点儿,虽然感觉起来很漫长,很久才能刷完一遍,但把它当成一种习惯,每天在固定的时间和单词们见见面,不也很好吗。不过,这个还是要根据个人习惯去安排计划,有机会多刷几轮自然是更好的。毕竟单词还是基础,掌握得越多就越容易读懂文章、越能在翻译和写作上出彩。
背单词纯靠个人自觉了。另外就是阅读、完型、选词填空(对,大外也有这个题型)、翻译、作文这几大板块内容和技巧,我完全是按照糖豆老师的授课进度复习的。这就不得不提我的另一本“红宝书”——糖豆老师为我们编写的教材了。厚厚一本涵盖了历年各个学校的真题以及各种各样的专项练习,抱着一本书刷题真的很爽。不过听说今年的教材变成一本一本的小册子了,这也很好,按每日计划带到自习教室或图书馆会更轻巧。
除了刷题,我就是按时上直播课,随时关注学习群里英语酱每日分享的练习题(语法选择题以及后期的英汉互译练习),然后很重要一点就是要练习写作。背过的单词、上课学过的短语和高级句型都可以在写作文时练起来,又是一次加深记忆的机会。同时,把作文提交给糖豆老师还会得到超级详细的批改。老师会特意标出你写得不错的地方进行鼓励,对错误或不准确的表达也会提供多种改法,总之每次和老师交流完我都受益匪浅,也会产生下一次还要写得更好的斗志。有时间的话最好各类主题的作文都练一练,这一点其实我就疏忽了,在备考后期几个月天天搞日语,练得篇数也很少。所以考试的时候我虽然也没遇到多么离谱的题目,却在最开始的构思上有点无从下手,不知道到底写了些什么,总之感觉自己写得很烂orz。可能多亏了用上了糖豆老师在考研前一天上的写作课教给我们的高级句型和很早前就教过的“无灵主语句”,才救回来一点吧。
总之,我能总结下来的经验就一点:日常积累的作用大于临场发挥,就算过了四六级也不要轻视英语。虽然大外的题确实不会像英语一那样故意为难你,但它毕竟考得还是太全面了,不允许你在任何一方面有疏漏。既然要考学硕就要有和二外(无论什么语)斗争到底的心理准备,至少不能让它拖后腿呀。
P.S.大外不允许朝鲜族考生二外考韩语哦,只是忽然想起来这个事情,顺便提一下好了。
03
(662)综合日语
这一科我考了121分,是我这四科里考得最一般的,和初试排名相近的其他同学比起来也很不怎么样。所以在这一部分,我的教训可能要比经验更有参考价值一点。
按官方样题介绍,综合日语前半部分的客观题属于是“日语专八的壳子里面填充了大量N1的原题”,包含词汇(读音&含义)、语法、阅读理解和日本概况、文学文化常识的内容。说实话不难,虽然我没有特意记题目考了什么,但在我确实没印象有碰到过什么闻所未闻的词汇或知识点,那些概念或词你肯定至少在平常学习或备考复习时见过一次。然后是主观题,包括五道简答题和两道论述题这两个部分,一共占60分,涉及到的主要就是语言学和文学(包括一些古典日语的翻译问题)的常考内容。其实也不难(考那么几分你又说不难),主要就是东西太多太杂,复习要特别全面才行。所以这一部分其实才是我复习的重点,像阅读题之类的东西我没怎么管,功在平时了,只要时常读一点日语小文章(比如在练翻译的时候)保持感觉就行。
我用到的参考书特别基础。因为大外其实也没给参考范围,所以我也没有额外买别的书,用的全是我这四年在学校上课用的教材:《日本文学史》(张如意)、《日本文化概论》(韩立红)、《日语概论》(翟东娜 潘钧)。另外同时为了准备专八,我还用到了《日语专业八级考试 文语法文学文化篇》这本书。它涉及的知识点很全面,但讲得可能没有那么细,所以在我看来比较适合梳理知识脉络,先恢复恢复自己的记忆,再一点点往里面填充具体内容。
备考前期,也就是去年上半年我并没有安排很多自主学习的计划,因为学校还有很多课要上,只是尽可能按直播课的时间上课、完成对应练习而已。这就需要我花更多精力平衡两方面的时间分配问题,我既不想它们互相打扰也不想有所偏废,所以经常感觉力不从心,对网课的任务多少还是有点应付,自然也还没意识到爱初心每门课程配备的“晴耕雨读”小册子的价值。
直到9月底10月初的时候,那时我能自由支配的时间多了,也逐渐开始了对上述教材和参考书的自主复习与学习,我忽然才意识到就算没空好好上网课,至少也应该把小册子上老师们整理的高频考题好好做一做。但一做我就傻眼了,尤其是语言学那本,有大量的概念解释和论述题,我要么是完全不知道答案,要么是脑子里有模模糊糊的答案,但不清楚该以什么结构编排出来呈现在卷子上,总之不看参考答案自己是一点也写不出来。所以那段时间我很崩溃,也逐渐意识到:或许我应对学校的期末考试确实已经可以做到游刃有余了,但想把研考下来,只靠之前的努力肯定不够(没说之前的努力不重要,持续的努力太重要了),学习强度还差得远着呢。所以在那之后我简单收拾了心情,重新制定了计划。我开始按照日本概况→语言学→历史文化与文学作品这样的顺序,一边重新读教材以及“晴耕雨读”小册子附录里的知识点汇总,一边拿电脑整理自己的知识清单。完成一个板块再开始下一个板块,一天花在专业课上时间可能全用在敲键盘上了。最后再找“晴耕雨读”小册子上的题巩固,反复学习和练习答题技巧,如果还是有不懂的就去翻对应的网课听听老师的讲解。这对我来说太有用了。在认真读过一遍教材后把知识浓缩在几页纸上,在我看来是一种再输出的过程,这样呈现出来的东西更符合自己的记忆逻辑,也能节约很多翻书的时间。临近考试的一个月,我都是拿着知识清单反复抄写、默写,天天晚上躺在床上时脑子里也在背,时常能被知识点催眠,但偶尔也有几次因为白天学得太猛了,晚上脑子越背越亢奋导致失眠的状况。就是可惜这样的学习方法虽然我早就有,但还是实践得有点晚了。也存在一些由于过于相信自己的知识清单,而忽略了很多我认为“不重要”的考点(比如音韵学的知识,我其实看得很少)的问题,在考试吃了点亏。
另外还有一点教训就是,即使背诵任务再多,也要记得好好背单词,好好刷N1和专八的真题(但像我这样傻傻不背也懒得刷的人其实很少吧),不然在同样的时间内,万一真有原题,对于其他考生来说可能是在做曾经做过的题,对于你来说就是在做新题了,很不划算。虽然大外真不考特别生僻的单词或知识点,但我还是栽在疏忽上了,对几个明明见过的东西没有十足的把握,考场上改来改去最终也还是没做对,扣了太多不冤枉但心塞的分。
04
(862)日语翻译与写作
这一科我就比较意外了,居然考了130分,首先感谢判卷老师们高抬贵手。考试的时候我确实非常上火,大冬天的居然考得口干舌燥手冒汗,才勉强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全部题目。
大外这一科考察的内容也很全面。翻译部分除了基础的日汉句子、文段互译之外,还有对翻译理论的考察(这题可以用汉语作答,太善良了),总共占100分。作文的话一共有两篇,各占35分与15分。第一篇是800字的大作文,按往年情况看基本都是励志类或日常生活类的题目,可没想到今年有点反常,考了「21世紀における人文社会科学の役割」这种有点偏议论文的题目,考试时着实给了我当头一棒。但幸好这个问题我在上高中的时候仔细思考过,所以还算有的写。第二篇是300-400字的商务信函,这属于是大外的特色考题了,今年的主题是聘请日本相关领域讲师来公司开培训会。可能很多同学平时完全没接触过商务信函的写法,所以要有心理准备,提前得把敬语好好练起来。这种应用文是“套路大于内容”的,在不缺少要点的基础上把敬语写规范就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这一科我用到的参考书主要也还是之前在学校用过的课本。翻译部分就是用了高宁老师的两本《日汉翻译教程》与《汉日翻译教程》,以及备考10月份的三笔时用的CATTI官方的教材。作文部分我用的是炸鸡老师编写的《日语写作高分攻略》(这书太好了,刚出版的时候我就买来学习了。我也差不多是那时候认识的爱初心^u^),还有学校教材《商务日语函电》(张思瑶)。商务函电这本书包含的函电类型很多样,虽然可以满足备考需要,但就是错误有很多。如果没有老师帮忙挑过错,不建议朋友们入手自学,自己可能很难分辨其中的问题。
关于翻译这部分,我在正式开始跟爱初心的翻译课程练习之前,其实有过一个月的自主翻译练习,主要是对照天声人语或《人民中国》的文章进行训练。自己先整体翻译一遍,再看参考译文进行比对,定期复盘——这是我在网上看到的比较主流的练习方法,但我个人感觉效果不大。一方面是因为我自己坚持的时间不够长,另一方面就是我好像很容易把这件事变成一种自我感动的“表演”,很难获得真正的成就感。再后来我就是跟通用课的进度练习对应的篇目,尽量按时提交给老师批改了。这个过程其实不需要我额外做什么,我只是在不同类型的文章(比如新闻稿)里反复练习对应文体惯用的翻译句式、积累词汇而已,可以说是没有什么“形式”的,所以我最后能在潜移默化中收获到的就只扎实的进步了。另外在这个过程中我也锻炼了自己的手速、提升了汉日语言表达思维的转化速度,至少可以满足不漏译、不错译的要求了。在考试这种氛围下追求翻译语言的优美毕竟还是难事,大外的老师肯定也考虑到这一情况了,所以在考场上你只管用你能想到的词和句式把文章翻译准确就好了。当然前提是不能太离谱,也不要犯低级的语法错误。此外,还有一道翻译理论的题,一般就是给你一个日译汉或汉译日的翻译实践案例,让你分析译文用了哪些手法,为什么这样翻译好,一共就10分。这题其实好答,首先你要先知道“增译”“减译”“补译”等等这些手法,根据实际情况先把手法的关键词答上,再分析一下究竟是哪里用到了这些手法。然后就是拿出初高中做赏析句子题的精神,修辞手法什么的都多答一答就差不多了。虽然我看得不多,但推荐大家用《理解当代中国》这本书来复习这一类题目。
作文这部分我准备的就很晚了,大家不要学我。其实通用课全程班的每一阶段炸鸡老师都有在喊同学们练作文、交作文,但我虽然也焦虑,却一直没太在意,直到10月份炸鸡老师亲自来质问我为什么从来没交过作文(私密马赛╥﹏╥),我才开始正式找题目练习。一开始,拿电脑打字写出800字以上的作文对我来说都很困难,我可能要磨一天甚至两天才写得出来能交给老师看的东西。老师批改得很快,即便是作文提交人数特别多的时候,基本上也能在三四天左右把作文反馈给我。特别感谢炸鸡老师对我的鼓励!成功交过一次作文后我的积极性就慢慢增加了一点,练作文的频率就高了一些,有时状态好一周可以提交三篇,包括大作文、专八作文以及商务信函。比起翻译,写作更需要平时多积累,毕竟写的东西完全要靠大脑产出,一点能参考的东西也没有。所以很推荐大家使用炸鸡老师那本《日语写作高分攻略》,上面有很多很实用的表达可以平常多看看,积累好词好句。另外我还想提醒大家的是,千万不要像我一样看往年大外爱考什么类型的作文就只练习什么类型的作文,别的学校不同风格的作文也要多多尝试。即便不用每一篇都亲自写,也要顺着题目往深处多思考一下可以写哪些内容,锻炼写作思维,以免需要临场发挥的时候脑子里没东西。当然,就算不是为了写作,日常不管看到什么东西都习惯性地多思考思考也是好的。到了后期注意要把作文练习回归到纸笔上,也要计时训练,毕竟大外还是要写两篇作文的,加上前面还有值100分的翻译要完成,时间很紧迫的。我当时就是感觉时间不够用了,但大作文还没收尾,商务信函也还没开始写,所以紧急先把大作文停在了一个也算能结尾的地方,就赶去写下一篇了。最后幸好还留了几分钟,我能把大作文的结尾再稍微修缮一下。
总之,除了以上这些具体的备考经验以外,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保持平稳的心态了。之前看过一个说法:说不定作答一志愿学校寄给你的自命题试卷,就是你离你的梦校最近的一次了。那你就一定要把这当成最后一次机会,好好珍惜,通过这张卷子和老师们好好交流,注重体验。最后尽人事,听天命就好了。有时候反而就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
👉爱初心课程推荐:
日语通用课学硕全程班(覆盖专业课一+专业课二)
大外日语学硕专项定制小班课SVIP(两门日语专业课针对性辅导+考研英语)
大外日语学硕1V1专项定制(两门日语专业课针对性辅导+考研英语)
04
复试准备
大外的复试最近几年都是线下,虽然给复试通知给得确实比其它学校晚,但留给大家赶过来的时间还是很充足的,不用担心。复试包含笔试、面试和英语听力三个部分,今年是分了三天进行的。虽然不确定以后会不会也是三天,但大家,尤其是在职考研的朋友们,在安排日程的时候先打出三天的余量吧,以免临时请假产生不必要的麻烦(我推测可能是因为今年大外特别考虑了英专生复试和专八考试有时间冲突的情况,所以多安排了一天时间)。复试不太需要穿正装,干净得体最重要。如果平时不习惯穿正装就不要硬穿了,反而可能会影响心态。
大外初试和复试的成绩各占50%,保住初试名次不太容易,所以复试也相当重要。结合我在复试时拿得到的分数,最后我以总成绩第二的名次上岸。我很满意了,但未来还有很大进步空间。准备复试我用到的资料和初试的时候差不多,主要还是对照着自己整理的知识清单梳理各板块的知识点,确保面试时老师如果提问关于专业课的知识自己能有东西说。然后就是用到了爱初心今年年初最新推出的《日语面试高分攻略》小册子,里面涵盖了从本科学习情况到研究计划等多方面可能会被问到的问题,学硕和专硕都适用(特别搞笑的是,当时我在面试候考的时候看见好多同学手边都摆着或拿着这个小册子在看,说明这本小册子真的在日专考研的圈子里宣传透了www)。于是3月份我花了大概两周的时间对册子上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并根据我的实际情况准备了一些应答内容,一边敲键盘一边对着空气练习自问自答。
除了基本问答之外,还需要准备的就是一篇能说上大概三分钟的自我介绍。学校虽然没有具体的时长要求规定,我在自我介绍的时候也没有老师打断我,但还是尽量把你想主动展示给老师的信息多放在自我介绍里吧。背熟!一定要背熟!但同时也要说的自然一点,都知道考生是在背稿啦,但你要表现得像是你在和考官老师对话。吸取我的教训,明明我感觉我已经背得很熟了,到了马上就要结尾的地方突然卡了一下……我只好紧急「すみませんが、ちょっと緊張しています」找补了一句,没让空气安静过三秒。好在面试老师们都笑眯眯的,好像一点也不介意我卡壳似的(怎么可能´;ω;`),总之我还是尽可能面不改色地做完了最后的自我介绍。之后就是大外面试的传统环节,朗读一篇你之前在候考室看过的小文章,然后根据文章回答老师的提问。文章应该不至于看不懂,但如果实在有不会读的单词也不要不读或停顿太久,硬读也给它先读上,万一是对的呢。最好把更多注意力放在文章内容的细节上,比如和文章主题相关的名词概念,或某人说过的话,这样如果老师问到你原文的说法时,你就可以直接用原文回答,而不用自己再措辞去了。再接下来的综合问答就没有什么具体的范围可言了,老师基本上就是根据你的自我介绍随机设置问题,所以自我介绍一定要想好再写,包括你的学习动机以及研究方向这些内容,一定要写自己真实的情况,不然也很难现场编造、给自己立人设。总之不论老师问你什么,哪怕用最简单的小破句子回答也是好的。老师都很和蔼,也很愿意给你机会好好组织语言。但面试的机会毕竟只有一次,尽可能把你想表达的、准备过的东西多和老师聊一聊,尝试在合理范围内主导面试话语权,让老师少问一点,你多说一点。我当时很遗憾,在某个问题上明明准备了很多可以回答的点,最后居然只想起来一点表皮的内容,出了考场才恢复记忆。尽量不要这样,不然这种记忆真的会在出复试成绩之前折磨你好几天。
关于口语练习,如果大家有时间和条件肯定还是找个搭子一起练最好。但我好懒,比起努力社交找一个志同道合又不存在竞争关系的搭子,我还是更习惯自问自答,可能对我来说这样更自由一点。虽然我的口语其实真的挺一般的,但也算是通过我的尝试证明了,准备面试不找搭子也不是完全不行。但建议能找还是找吧!效果应该还是挺不一样的。
最后,关于笔试和二外听力我其实没什么特别要分享的经验。笔试的难度就是N2左右,附带翻译和一篇小作文,规定时间内完成绰绰有余,初试的综合日语都参加过了,它也没问题的。听力也是和我之前看过的经验帖一样,是老版英语四级听力的题型,选择和填空都有,真的不难。而且这一科不设置及格线,所以相当于加分项,如果能答对更多的话,多少就能弥补一点面试没发挥好的遗憾。总之如果都进复试了,放平心态考就是了,大外真的很公平,不会出幺蛾子白费大家一年的努力的。祝大家都能顺利一志愿上岸!
05
碎碎念(送给自己的纪念品)
这么说会有点太矫情吗?但选择考研是我在大学期间做过的最勇敢、最正确的决定。没有歌颂研究生考试本身的意思——我只是喜欢心无旁骛地专注于学习本身、能自由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的这一年而已,太幸福了。而且我真的需要这么一年的时间来重新认识自己。虽然研究生考试也是选拔性考试,也和很多荣誉直接挂钩,但我总感觉它是那么的遥远,和当下慢慢重读教材、感受日语届的前辈们编写这些书时到底想向后辈们传达些什么的自己无关。这个时候我能看到的就不再是“期末考试需要重点复习的考点”了,只是令人觉得有趣的知识而已,内心很宁静,所以太幸福了。
这篇经验贴的副标题“茶杯里的风暴在浴缸中不值一提”,是我之前在备考时从网上看到的话。它的全文是这样的:你无法忘记一个人或一段经历,你只能用更宏大的世界稀释它。问题有多大,其实取决于你的世界有多大。茶杯里的风暴在浴缸中不值一提。你可以去解答一个问题,也可以让这个问题变得无关紧要。人们不是因为解答了问题而成长,而是因为成长而不必解答那些问题。因为我一直打心底里觉得自己高考考得很失败,报考的学校和专业也不是当时最好的选择,所以刚上大学的我认为自己无论如何必须通过考研,考一所顶尖92名校才能证明自己的价值,这很可悲。但幸运的是我在大学遇到了很多优秀且善良的老师,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宝贵的人生经验,明白了很多时候过程其实比结果重要。于是那份执念渐渐淡化,我不再想费尽心思解答那个已经过期很久的问题,因为需要那个答案的“我”已经消失了,消失在过去一年的幸福时光里了。我现在只想听命运的声音,去更高的地方继续做好我该做的事情,把日语当作世界上成千上万知识的一种,好好对待它,不枉费自己拥有作为人类而能上下求索的一生。很天真、很理想主义,但没关系。我只是在意这样的心境我能保持到什么时候呢?希望能再久一些吧。
小编:有志于报考大连外国语大学的考生,除常规的日语专业考研通用实训班外,我们初盟还有专门针对大外的专项定制班,详情可咨询文末助教老师。
备考生添加文末客服,可进入日语专业考研公益备考交流群;爱初心已上岸学员可加入海内外日语硕博交流群。另,爱初心有偿征稿中,投稿请联系小龙老师(微信号:iChuXin8888)
往期阅读
万字经验丨在职三战2025年一志愿上岸大连外国语大学——今日始知天有意,宁教雪得一生心
研途风景:浙工商国别和区域专业研一在读生的复试建议与读研感想
历年经验帖
2024年日语专业考研备考经验汇总(建议收藏)
2023年日语专业考研备考经验汇总(建议收藏)
2022年日语专业考研备考经验汇总(建议收藏)
2021年日语专业考研备考经验汇总(建议收藏)
2020年日语专业考研备考经验汇总(建议收藏)
2019日语专业考研保研经验帖汇总(建议收藏)
2018日语专业考研保研经验帖汇总(建议收藏)
👇 客服咨询 👇
小龙
iChuXin8888
日语专业考研入门模块课、强化通用实训大班直播课,日语能力考、日语专四专八可咨询以上客服;
另有往届上岸率60%-80%的院校专项定制小班SVIP班,以及往届上岸率100%的私享1对1VVIP班也可咨询以上客服。
01
专项定制班一对一VVIP班
02
专项定制班SVIP定制小班
03
日语专业考研通用实训班(学硕套餐)
04
日语专业考研通用实训班(专硕套餐)
05
日语专业考研通用实训班(全享套餐)
06
二外英语全程班
07
考研英语一全程班
08
考研英语二全程班
09
翻译硕士44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全程班
▼
更多精彩推荐,请关注我们
▼
官方微信公众号
初盟
初歆
iChuXin
日语专业考研
日语MTI
爱初心
官方淘宝店铺
日语资料库
发布于:湖北省盛鹏配资-配资门户有哪些-按天配资利息-配资交易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