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标,是城市记忆的锚点。
当我们描摹武汉,江汉关耸峙的轮廓总会率先浮现。
1861年,根据《中英天津条约》汉口被辟为通商口岸,次年设立江汉关,最初办公地点在汉口河街英租界附近,后因业务扩展新建江汉关大楼,1924年1月竣工。
大楼由四层主楼和五层钟楼组成,总高度45.85米,其中钟楼高约23.1米——在建成后长达60年里,江汉关大楼一直是武汉最高的建筑,直到1984年才被晴川饭店超越。
1923-1924年,修建中的江汉关。
钟楼内是一架由美国托马斯制钟公司制造的大钟,除了具有报时功能外,大楼的英国设计者还将英国传统曲调《威斯敏斯特》曲安置其中,按时、按刻敲钟奏乐。
展开剩余86%然而,在颇具殖民色彩和屈辱意味的钟声乐曲里,鼓动的是这座城市的红色脉搏。
1927年1月3日,为庆祝北伐胜利及国民政府北迁武汉,国民政府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宣传队在江汉关广场举行了盛大的庆祝活动和宣传活动,广大市民聚集于此,“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口号回荡在江汉关上空。英租界当局公然派水兵持枪闯入群众集会队列,当场将海员李大生等2人刺成重伤,轻伤数十人,制造了震惊全国的“一·三”惨案。
英租界当局的暴行激起了武汉人民极大的愤慨,1927年1月5日,武汉各界30余万人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活动,武汉国民政府与英方展开交涉谈判。2月,历经16轮艰难谈判,英国政府终于在《关于汉口英租界之协定》上签字,中国正式收回英租界。
武汉市民追悼“一三”惨案死难同胞。
“一三”惨案发生后,愤怒的武汉群众冲进英租界。
江汉关,成为了中国近代史上收回外国租界伟大斗争的首个胜利地标。
1938年7月8日,为纪念“七七事变”周年,武汉举行了盛大的群众集会,同时举行了规模空前的“献金”活动,在江汉关右首、中山大道水塔旁、三民路孙中山铜像前等处搭建起5个固定献金台和3个流动献金台,声援抗战。
江汉关钟楼下的献金台是一座用竹席、门板、长凳等临时搭起来的彩台,台两边的立柱上贴着一副对联:捐寸纱可显抗日志,献分银能表救国心。台下两个红彩绸中间,挂一幅横标:有钱出钱,有力出力。1938年7月8日献金活动开始,络绎不绝的武汉民众前往各献金点踊跃捐献。经事后统计,所得款项中包括了法币、大洋、铜板、元宝,还有手表、手镯、戒指等金银首饰,甚至鞋服、食品、药品等,“凡是可以搬动出来的东西,差不多应有尽有”。由于武汉各界群众捐献行动空前踊跃,原定3天的活动不得不延长到5天,参加献金者达百万人次,各界群众捐献现金、物资价值达100余万元。此刻,曾象征殖民经济的海关大楼脚下,汇聚的是全民族同仇敌忾、共御外侮的磅礴力量。
1938年7月9日,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工作人员组成“中国共产党献金团”,前往江汉关献金。
在武汉“献金运动”的感染和推动下,全国各地掀起了献金活动的热潮。广州、上海、重庆、长沙、贵阳等地群众纷纷捐款抗敌。
抗敌剧团在江汉关前演出。
1949年5月16日,人民解放军进驻武汉,三镇上下一片欢腾。在欢迎解放军的群众队伍中,江汉关职工组织的一支秧歌队格外显眼,他们载歌载舞,高唱《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
江汉关职工上街庆祝解放。
值得一提的是,迎接武汉市解放的第一面红旗同样来自江汉。武汉解放前夕,家住汉口的地下党员刘虹等人接到组织任务,制作红旗迎接解放军进城。当时国民党政府不许老百姓随意购买红色布料,于是刘虹的大哥装扮成富贵人家子弟,以准备婚嫁为由,去绸缎店买回了两匹红布。连续几个晚上,刘虹等人通宵达旦赶制出一面特大红旗和几面大红旗。5月15日清晨,一位抱着婴儿的妇女来到刘家,她将红旗放在婴儿的襁褓里悄悄地带走了。几经辗转,这面红旗被安全运送到党组织的手中,最终在江汉关钟楼上冉冉升起。
油画《红旗插上江汉关》。
江汉关钟楼,这个曾被殖民者用以宣示权威的制高点,终于飘扬起了人民胜利的旗帜,奏响了属于人民的新时代乐章。
新中国成立后,江汉关改名武汉关,并在1956年奉命撤销,完成了阶段性历史使命。而在1980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武汉关恢复,江汉关大楼又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为了更好地传承历史文化,2010年,武汉市委市政府决定依托江汉关大楼建设博物馆。2012年,武汉海关由江汉关大楼搬出。2015年,江汉关博物馆正式建成开馆,丰富的文物、历史照片以及建筑本身,向世人讲述着武汉迈向解放与现代化的风雨历程。
在没有高楼的年代,江汉关的钟声可以随着江风飘得很远,甚至有句老话说,听得见钟声的地方才是汉口。
过去的人们循着钟声作息,如今江汉关大楼正以更多方式融入着人们的生活:游客举着文创雪糕和玩偶与江汉关大楼合影,“阳台音乐会”的琴声吸引江汉路的游客驻足倾听,孩子们走进江汉关博物馆开启研学之旅,将参观所见所思转化为赋予“江小关”IP的无限灵感……
▲以江汉关大楼为原型的“江小汉”
江汉关文创雪糕
▲江汉关博物馆阳台音乐会
▲近日,江汉区花楼水塔街道江汉关社区组织辖区儿童在江汉关博物馆举办“童创江汉关”主题活动
江汉关大楼就像时间洪流中的一块磐石,它铭刻的远不止建筑的辉煌或时间的流逝,而是一部关于如何在殖民的钟声里,听见民族觉醒的惊雷,并最终将胜利的旗帜插上历史高地的史诗。
每当整点钟声响起,我们仍会为之驻足片刻,倾听这座城市红色血脉与蓬勃生命力的永恒回响。
2024年12月31日晚上,市民聚集在江汉关大楼前迎接新年。
来源:江汉之声
发布于:湖北省盛鹏配资-配资门户有哪些-按天配资利息-配资交易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