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晓 周欢 伉俪
【水调歌头·乌坭之子】□黎 晓
幼饮鉴江水,
戎马桂林秋。
法卡山猫耳洞,
笑傲显风流。
功就荣归故土,
恰遇改革潮头,
江海任遨游。
时势催人进,
青鬓已难留。
❅
展开剩余80%功与过,
名俱往,
意难收。
莫须怨叹,
世事浮沉本无由。
勤读诗书会友,
淡酒清茶相守,
此事古人求。
鉴水情长在,
渝州寄客愁。
꧁✍【燭光夜譚】꧂
༺๑【老馬說詞✍】๑༻
黎晓【水调歌头·乌坭之子】赏析
一、家国情怀与个体命运的交响
黎晓词作以“鉴江水”为生命原点,通过“戎马桂林秋”“法卡山猫耳洞”等军旅意象,构建起战士与改革者的双重身份。上阕“功就荣归故土“与”江海任遨游“的转折,折射出改革开放初期军人转型的历史必然性,而“青鬓已难留”的喟叹,则揭示时代洪流中个体付出的代价。这种将个人成长嵌入国家叙事的写法,延续了古典诗词"修身齐家治国"的传统,又赋予其市场经济时代的新内涵。
二、时空折叠的艺术匠心
意象的军事转喻
“猫耳洞”作为对越自卫反击战标志性工事,与“笑傲显风流”形成张力,既消解战争残酷性,又突显军人豪情。这种举重若轻的表达,可比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的抒情策略。
水系的象征体系
从故乡“鉴江水”到闯荡“江海”,再到寄愁“渝州”,以水为脉串联人生轨迹,暗合“逝者如斯”的哲学观照。下阕“鉴水情长在”与“渝州客愁”的呼应,完成地理空间到心理空间的诗意转化。
三、改革语境下的精神突围
词中“改革潮头”与“世事浮沉”的并置,揭示了80年代转业军人面临的价值重构。作者以“勤读诗书”“淡酒清茶”的文人生活方式,为激变中的灵魂提供栖息地。这种“退守文化”的选择,既是对“古人求”的精神溯源,也暗含对物质大潮的温和抵抗。末句“寄客愁”三字,将改革者的四海为家的情感升华为一代人的集体乡愁。
四、词牌传统的现代激活
声律的守正创新
严格遵循《水调歌头》双调九十五字体例,但"法卡山""猫耳洞"等现代军事术语的入词,突破了传统边塞词的意象边界。
生命哲学的当代表达。
词作融合豪放与婉约风格:军旅场景的壮阔与退隐生活的恬淡相映成趣,语言既具"笑傲""遨游"的洒脱,又有"淡酒清茶"的细腻。这种刚柔并济的笔法,使作品在展现个人经历的同时,也承载了特定历史时期的精神印记。
“功与过,名俱往”化用苏轼“人生如梦”的旷达,而“意难收”的顿挫,又保留现代人对存在意义的执着追问。这种“古典形式现代精神”的创作实践,为旧体诗词转型提供了范本。
黎晓(右一)与父母日常
黎晓家庭 2019年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全国五好家庭(黎胜丰(父亲)] ,以忠孝传家,子侄中有五名参军,儿孙们对待长辈格外孝顺,和亲睦族。全家人热心公益、乐善好施,德高行远,爱国爱乡,捐资数千万元为村民修公路、筑江堤、建学校,建红色教育基地,扶贫济困,爱心天下。
[黎晓 广州军区某参战老兵爱国拥军促进会名誉会长,中国当代诗人,书法家,企业家,慈善家。]
发布于:广东省盛鹏配资-配资门户有哪些-按天配资利息-配资交易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